中國工業化的四次嘗試
日期:2022/12/21 16:59:49 人氣:1383
中國工業化,制造業中心
中國崛起不是靠殖民主義、帝國主義和戰爭,它帶給全世界經濟的拉動力量相當于當年大英帝國崛起的100倍,相當于當年美利堅合眾國崛起的20倍。所以這個力量非常強大和偉大,它拉動非洲、拉丁美洲、亞洲,甚至歐美發達地區,給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遇。另外,中國還有可能在人類文明現有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增長方式,創造新的工業文明和文化。
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,經濟一步一步上升,先后超越其他的老牌工業強國,而且增長的趨勢很難再被扭回。我們再看專利申請總數,中國也是從世界排名非常低端開始起步,到了90年代末期和2000年初期開始一個一個超越,目前專利申請總數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的總和。
中國的經濟發展能夠給我們很多啟示,來重新理解工業革命,也能重新幫我們很好的理解中國為什么能崛起。中國1978年開啟的改革開放并不是中國初次雄心勃勃的工業化嘗試,這至少是第四次了。
初次是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后,由洋務運動開啟的。清朝晚期的那次嘗試用了半個世紀沒有能夠解決中國的貧窮、落后問題,因此產生了辛亥革命。
辛亥革命認為在清朝政府之下的中國工業化之所以沒有成功,是因為政治制度落后,所以進行了政治制度的激進改革。它不像英國光榮革命那樣只限制了皇室的權力,而是干脆廢除了它,比英國光榮革命還要干脆。通過模仿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來推動中國工業化進程。但是照樣經歷了長期的動亂,軍閥混戰,國力衰弱,無法抵御外敵。雖然取得了好多社會進步,但是遠遠不足以引爆一場工業革命。
1949年新中國的建立開啟了中國的第三次工業化嘗試。經過30年的努力中國也取得了相當多的成績,比如文盲大量減少,人均壽命從35歲提高到68歲,人口從6億增長到10億,建立了一個初步完善的工業體系。但是這些成績仍然不足以引爆一場工業革命。
而改革開放后進行的工業化是中國第四次工業化的嘗試,從目前的成績來看取得了很好的工業化發展,新中國建立后的前30年為改革開放后的后30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,為后30年的起飛奠定了很多看不見的卻十分扎實的地基,雖然它本身不足以引爆一場工業革命。
下一個:沒有資料